您的位置:首页 > 大调解 >
喜德:司法温情破僵局 上门调解促和谐
www.liangshanpeace.gov.cn 】 【 2025-08-12 11:25:45 】 【 来源:凉山长安网

  近日,喜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金波带领承办法官一行人,在案件开庭后,历经数次上门走访、耐心疏导,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土地征收引发的行政协议纠纷。该案不仅涉及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争议,更牵扯着原告与第三人之间的家庭矛盾,最终在法院的努力下,原告与第三人达成和解协议,自愿撤诉,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1.jpg

  该案源于一起土地征收行政协议争议,原告郑某与本案第三人杨某因征地赔偿款分配问题产生分歧,诉至法院,请求确认镇政府与其母亲杨某签订的土地征收补偿协议无效。案件背后,郑某与母亲杨某因家庭矛盾积怨颇深,此次补偿款分配争议更是让母女关系雪上加霜,双方见面剑拔弩张,互不相让。 


  案件开庭审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案件涉及行政机关履职规范与家庭关系修复的双重需求,积极协调镇政府搭建沟通平台。起初,在镇政府的组织下,郑某与杨某就补偿款分配达成了初步和解意向,眼看纠纷化解在即,二人又在细节问题上产生新的分歧,最终未能签订书面调解协议,和解进程陷入停滞。金波了解情况后,认为该案若下判,虽能了结对行政协议效力的争议,但母女间的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甚至引发新的纠纷,难以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行政案件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传递司法温度,尤其是涉及家庭矛盾的案件,更要多想一步、多做一点。金波当即决定,带领承办法官主动下沉,到当事人家中“面对面”做工作,努力打破僵局。


  此后一周,金波带领承办法官一行人先后三次上门。有时分别与母女二人谈心,帮她们平复情绪、梳理心结;有时则邀请镇政府工作人员一同到场,对初步和解意向进行优化完善,消除双方顾虑。一次次的上门走访,一句句的耐心劝解,像暖流逐渐融化了母女间的坚冰。最终,在社区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郑某与杨某终于放下芥蒂,在和解协议上签了字,郑某自愿向法院申请撤回了起诉。签字的那一刻,母女俩虽然没有说太多话,但眼神中已少了往日的对立,多了一丝缓和。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喜德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写照。通过领导带头俯身基层,用耐心、细心、诚心化解矛盾,不仅解开了行政争议的“法结”,更弥合了家庭关系的“心结”,让司法既有法律的硬度,更有民生的温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司法力量。喜德法院将始终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审判理念,坚持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融入诉源治理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府院联动常态化机制,让更多“潜在之诉”化解于萌芽状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群众合法权益保护同频共振。


  来源:喜德法院


编辑:唐玉饶
中共凉山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