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院风采 >
西昌法官耐心之中尽显司法为民的担当
www.liangshanpeace.gov.cn 】 【 2025-08-18 11:00:57 】 【 来源:凉山长安网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抓前端,治未病”的矛盾纠纷化解理念,西昌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推动案结、人和、事了。近日,西昌法院驻西昌市综治中心法官苏红英通过利用休息时间三次上门调解,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纠纷激烈的再审申请案件,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担当和初心。

1.jpg

  案情回顾:原告与被告二系合伙关系,2022年7月24日被告二向被告一送了5件机油,合计价值3558元。2023年2月13日原告与被告二进行合伙结算,约定与被告一的款项结算权由原告获得。原告遂凭送货单向被告一催要货款无果,被告一提出将案涉5件未售出的机油交还给原告,因为其仅是代售,若机油售卖或是使用则付款,若未售卖或是使用则退货。


  被告一称目前机油仍放在汽修厂,原告可随时退货,但原告拒绝接收机油,坚持主张要求被告二支付货款。诉讼后,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判决退货。再审申请人不服终审判决,提出再审请求。面对当事人的激烈争论,苏法官没有急于下判断,而是秉持“调解优先、实质解纷”的理念,主动延伸司法服务。


  通过“背对背”了解案情摸底,抓住核心争议,再通过“面对面”坦诚沟通,三次登门调解,最终促成了和解。“苏法官为了我们的事情跑了那么多次,再闹下去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当事人签署和解协议后感慨到。


  该案件的调解成功充分体现了三个融合:首先,法理和情理融合,以法律为底线,以乡土人情为纽带,将法理蕴含在通俗易懂的乡土人情中阐释给当事人,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整个调解过程就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其次,判后履行和调解融合,即使是再审程序,也充分发挥调解的优势,以期达到息诉服判的最优效果;最后,坐堂问案和“上门服务”的融合,将“被动审理”转化为“主动服务”,将新时代“马锡五式审判”精神的内涵,体现在大街小巷、田间车间。


  群众利益无小事,西昌市人民法院将继续以此案例为范例,坚持综治调解优先,筑牢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始终坚持统筹+多元协同,融入综治调解体系,依托市综治中心搭建一站式解纷平台,把“抓前端,治未病”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以法官的耐心和初心诠释司法的温度和力量。


  来源:西昌法院


编辑:唐玉饶
中共凉山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