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找哪些财产线索”“不清楚要申报哪些财产”“被执行人财产转移了也没察觉”——这些执行中的常见困惑,如今在喜德法院有了新解法。
在最高人民法院推动要素式示范文本应用、厦门中院创新推广“财产调查两表”的司法改革背景下,喜德法院借鉴先进经验,推出执行要素式“财产调查两表”,核心包含《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表》与《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以清单指引+双向发力模式,实现财产线索“广度覆盖”与申报责任“刚性压实”,清单式指引反向促进办案环节标准化,让每一项填报都成为高效执行的“路线图”。
便利度提质:表格化设计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以前对着白纸发懵,现在按表格填空就行!”一位刚办完手续的当事人感慨道。曾经,一句空泛的“您掌握被执行人哪些财产线索?”让许多申请执行人一脸茫然。提供的财产线索不明、不全、不具备可执行性……这些“拦路虎”阻挡了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也筑起了当事人与执行法官沟通的高墙。
如今,喜德法院推出的执行要素式“财产调查两表”,以“选择题+填空式”设计替代传统“自由陈述”,表格清晰罗列财产类别,让群众看得懂、填得来,无需法律专业知识,在简单指引下即可快速完成填写。这一设计不仅将过去需10分钟的填报流程缩短至2分钟,更让经济困难当事人无需依赖专业人员,就能顺畅参与执行,大幅降低司法门槛,让便民利民落到实处。
精准度攻坚:靶向施策让执行工作直击关键
“两表”凭借精准化设计,通过定向引导申请执行人与知情人提供有效线索、明确要求被执行人申报关联财产等,从源头避免以往线索零散模糊、财产申报不全的问题,让被执行人财产全貌在案件初期即清晰呈现。其中,《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特别增设新的申报项目强制填报要求——除传统财产外,本人名下微信账号、支付宝绑定手机号及借用他人的微信账号、支付宝绑定手机号、债权、拆迁安置补偿权益、珠宝首饰、知识产权等均被纳入申报范围,大幅提升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责任的穿透力和执行威慑力。
要素式文书要求被执行人必须如实填报财产信息,若被执行人拒不配合或不如实申报,相关情形将为依法采取拘留措施、调查拒执犯罪线索提供关键依据与有力支撑。这种靶向式信息收集模式,不仅减少执行法官后续调查的盲区与冗余工作,更为核实财产、追责拒执行为提供明确依据,推动执行工作从“被动找线索”转向“主动精准执”。
从“群众填单难”到“表格轻松上手”,从“财产模糊申报”到“信息精准填报”,喜德法院的执行要素式“财产调查两表”不仅让执行流程更规范、高效,更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拉近司法与群众的距离,让公平正义在每一起执行案件中加速落地。
来源:喜德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