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诗词随笔 >
大凉山上最美的警花----记全国先进工作者西昌市公安局彝族女民警潘雄荣
www.liangshanpeace.gov.cn 】 【 2021-04-09 14:34:42 】 【 来源:凉山长安网

  大凉山上最美的警花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西昌市公安局彝族女民警潘雄荣

微信图片_20210409143435.jpg

  同事说,她是一位忘我工作的人;家人说,她是一位把事业摆在第一位的人;百姓说,她是一位最可爱的人;我们说,她是一位大凉山上最美的警花。


  她,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西昌市公安局彝族女民警潘雄荣。


  4月1日上午,在凉山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英模报告会上,我们采访了她,读着眼前这位中等个子,身材苗条,皮肤白皙,英姿飒爽的彝族女民警,全国先进工作者,一种敬仰之情,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深入采访了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常的工作中用一个共产党员,人民警察的拳拳之心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一心为民的不平凡优秀事迹,让我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


  小小工作台,情系千万家


  从警,是潘雄荣儿时的梦想,美好的憧憬。公安,是潘雄荣成长的摇篮,拼搏的舞台。传说,彝族人的祖先、民族大英雄支格阿鲁是神鹰的儿子。所以,古往今来,彝族是一个崇拜雄鹰的民族,崇尚英雄的民族。也许是一种巧合,也许是一种期盼,尽管她是一个女孩,但她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她的父亲与众不同地给她取了一个寓意着勇攀高峰、雄劲而荣光的男孩名——潘雄荣。父亲希望她长大成人后就像大山里的雄鹰一样飞翔在蓝天上,就像民族中的英雄一般拼杀在大地里。


  1988年深秋,青春靓丽、雄心勃勃的潘雄荣走出了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回到故乡凉山州西昌市公安局从事警察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十二个春夏秋冬,基层派出所有过她匆忙的身影,街道办事处有过她亲切的话语,防爆大队有过她威严的形象,服务窗口有过她一心为民的足迹,而且这些岗位练就了她的政治信仰,忠诚警魂,也练就了她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办事能力。


  然而,让她最骄傲、最自豪、最无悔的是在西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从事行政审批工作的十多年美好而难忘的日子。因为,在那里,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架起了一座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建起了服务老百姓的窗口,让老百姓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了人民警察热情周到的服务。


  “雄荣,局党委再三考虑,新开设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首席代表这个岗位还是你去负责最合适,你看,怎么样?”时任西昌市公安局局长彭康用商量的口气对她说。“可以,我是革命工作的一块‘砖’,哪里需 要往哪里搬。”性格开朗、为人耿直的潘雄荣风趣地回答说。于是,平日里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挑肥拣瘦的潘雄荣愉快地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开展行政审批工作,成为了一名首席代表。


  “如何为老百姓服务?如何为民排忧解难?”这是潘雄荣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她经常挂在嘴上的话题。她深知,组织的信任是沉甸甸的,公安窗口的服务是不可马虎的。窗口工作看起来似乎平平淡淡,却关乎着千家万户,小小工作台,情系千万家;户政工作看似小事,却关乎老百姓的民生大事。所以,潘雄荣就在公安窗口这个小小的工作台上发光发热,忘我奔波和操劳在平凡的行政审批工作中,把自己的情和爱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十多年来,西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共办理居民身份证81万多个,审批各类材料11万余份,交通违章处理800多万条,窗口现场办结率达99%,按时办结率达100%。


  伟大源于平凡,高尚出于奉献,英雄来自人民!正因为潘雄荣工作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勤政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突出贡献,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各级组织的认可。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潘雄荣这位一心为民的彝族女民警,给予了她崇高的荣誉,最高的奖赏。自2014年以来,潘雄荣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凉山州优秀共产党员、凉山州劳动模范等15个荣誉称号。


  时刻把服务老百姓的工作放在第一位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的利益无小事。2008年初春,西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正式“开业”后,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以服务为己任,以方便群众,奉献社会为宗旨,在全面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方便老百姓办理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等工作上下苦功夫,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公安窗口实行“同城一站式”服务的改革方案,并且很快实施了这一服务的改革举措,简化了户籍办理流程,精简了行政审批程序,将过去的四级审批减化为窗口直接审批。针对公安窗口工作量非常大的突出问题,他们还适时采取延时、错时工作制度,始终坚持每天“送走最后一位办事群众”的工作原则。


  与此同时,进一步实行改革和创新,在全力推进“放、管、服”的改革中,潘雄荣率领公安窗口的同事们制定出台了《西昌市户口登记办事指南》、《西昌市身份证办事指南》等近20个工作规范,不断简化办事程序,制定详细的办事指南,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做到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老人家,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潘雄荣问道。“我觉得很痛,但不知道哪里痛。”那位老人回答说。2015年初的一天下午,一位驼背弯腰,面目清瘦的古稀老人手处一根拐棍,肩挂一根“蛇皮”口袋来到公安窗口。在接待过程中,潘雄荣了解到老人名叫孙志勇,是一名孤寡老人,也是一名自幼在外流浪的流浪汉,因长期在外流浪,乞讨为生,户口遗失了多年,他这次回到西昌就是专门来办理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的。潘雄荣还发现老人脸色苍白,身体虚弱,就连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通过仔细询问,得知老人在西昌居无定所,到处流浪。潘雄荣当即就安排她的同事补录户口,并亲自与西昌市民政收容所联系,将老人安置到西溪敬老院,让老人有了“家”,吃上了热饭,睡上了好觉。


  可是,没几天,老人得病了,被敬老院的领导送到市医院,通过医生检查,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当得知老人的病情急速恶化后,潘雄荣带领公安窗口的民警去医院看望。孙志勇老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说不起话了,但他拼尽全力不停地向他们点头、微笑,仿佛在给他们说,没事儿、没事儿!目睹这一幕幕令人难过的场景,潘雄荣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遗憾的是老人没能挺过来,一个月后,户口本和居民身份证都还没有拿到手,孙志勇老人就驾鹤西去了。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都很难过,敬老院的员工安慰他们说,老人去得很安详,大家都已经尽力了。


  尽力了吗?潘雄荣反问自己。回想起这一个多月来,她与老人的“缘份”,缘于他有困难找到她,缘于她在解决他的困难时没有疏忽他的身体状况,缘于她没有继续让他流落街头。


  尽力了。潘雄荣尽力了,敬老院尽力了,医生也尽力了,大家都尽力了,他们让孙志勇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了最美的人间真情,感受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人民警察的关爱之情,仁爱之心。


  于是,在西昌城里,尤其是在医院、社区、敬老院、服务窗口,一位汉族老汉和一位彝族妇女的“父女之情”,一位人民警察对一位流浪汉、孤寡老人的服务故事被老百姓传为佳话。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服务的宗旨


  “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是我们服务的宗旨。”潘雄荣说。在公安窗口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户政工作延伸到各乡镇、村寨、街道办事处,延伸到每一个有特殊困难和特殊情况的家庭,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服务,真正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为“一次都不跑”,大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深受群众的称赞。


  一天下午,离公安窗口不远处,传来一片震耳的锣鼓声,十多名群众敲锣打鼓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前,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妇女是西昌市中坝乡麻地村3组村民谢英会,她含着热泪将一面写着“人民好干警,群众贴心人”的锦旗送至潘雄荣手中,并向她鞠躬致谢。这面彩旗的背后,凝结着一个共产党员、人民警察为民的良好形象、高尚品质。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人民警察的感谢之情、感恩之心。


  故事的缘由是这样的,1987年11月,刚步入青春年华的谢英会懵懵懂懂地被他人以外出打工为名拐骗至河北省宝兴县肖村乡东肖村,被迫卖给了当地村民尹某为妻。1988年2月,谢英会想方设法逃回了中坝乡老家,尹某随即追随而来,对她纠缠不休。1990年,谢英会上诉至西昌市河西法庭、要求解除她与尹某的婚姻关系,经法庭调查后,判决解除谢英会与尹某的婚姻关系。因谢英会被拐骗至河北省的时间久远,其户口关系也不知什么原因查找不到。河北、四川两地均未查到有关她的户口信息,回到家乡的谢英会在西昌落不了户、办不了居民身份证,成了“黑人黑户”。就这样,谢英会就不能享受农村医保、社保,不能享受国家扶贫资金,不能外出打工,只有无可奈何地呆在家里帮着父母种地种菜,养猪养鸡,过着“黑人黑户”的日子,给谢英会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和困难。


  2009年8月,潘雄荣在中坝乡开展人口息信核对时了解到谢英会没有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的情况后,主动与河北省宝兴县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请求宝兴县公安局派员核实她在当地的有关情况,确定谢英会在河北省无户口后,潘雄荣按照户籍管理相关规定为她解决了在西昌市中坝乡落户问题,并亲自为她办理了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当潘雄荣把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送到她手中时,谢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着对潘雄荣说:“感谢潘警官,感谢市公安局,等了20年,我终于有了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再也不是‘黑人黑户’了”。潘雄荣回答说:“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你满意,我们的服务也就值了。”于是,就有了那一幕幕群众送锦旗给警察的精彩场景和感人故事。


  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到特殊人群家里


  人们都说:“潘雄荣是一位‘雷锋式’的彝族女民警。”


  是的,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就是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也是四川省“政务服务标兵”,她不仅忠于党、忠于人民,而且爱憎分明,助人为乐,对待老百姓就像亲人一样,对待犯罪分子从不心慈手软。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在公安窗口积极探索“同城一站式”服务的改革与创新,开辟了“老弱病残”、“农民工返乡”等工作日,设立了节假日办证的专门窗口、彝汉双语服务窗口、绿色通道,对特殊人群还主动上门办证、送证。潘雄荣在社区调研时了解到“幸福家园”社区有一位102岁、名叫赖兴珍的高寿孤寡老人,老人年事已高,行动困难,常年瘫痪在家里卧床不起,生活起居全部由社区派人轮流照顾,居民身份证遗失了也无力到公安窗口办理的情况后,潘雄荣立即带领民警带上相机、指纹离线采集仪和登记表上门为老人补办居民身份证,还特意给老人买了盆子、毛巾等生活用品和蛋糕、鸡蛋等食品,当他们来到社区后,有一位社区的同志大惑不解地对她说:“潘警官,赖奶奶都快要入土的百岁老人了,没有必要给他办居民身份证了吧!”潘雄荣肯定地说:不行,这件事情早就应该办的,只要老人还有一口气都应该给她办居民身份证,老人有了身份证后,就能享受国家相关的关心和照顾老年人的政策……


  于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潘雄荣带着同事来到赖兴珍老人家里为她补办居民身份证。赖兴珍老人尽管年事已高,而且眼睛几乎失明,看不见他们长像啥样子,但她听见陌生人的声音就惊奇地问道:“你是哪个?”“赖奶奶,我是市公安局民警潘雄荣,专门来给你补办居民身份证的。”潘雄荣回答说。“哎呀!你是潘警察呀!”赖兴珍老人十分激动地从床上坐起来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虽然我看不见你们的模样,但是我知道你们是党和政府派来的好人,共产党好啊!人民政府好啊!人民警察好啊!”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以及社区的同志们目睹老人家里一片脏、乱、差,就不约而同地给老人打扫清洁卫生,潘雄荣还亲自给老人喂蛋糕……就像亲生女儿照顾母亲般照顾着老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赖兴珍老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走的时候,潘雄荣还再三叮嘱老人要保重身体,有困难的时候请社区的同志给她打电话……


  “真心,爱心,耐心。”是潘雄荣为自己制定的工作座右铭。当我们对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为赖兴珍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的善举赞口不绝的时候,潘雄荣深有感触和体会地说:“这样的事例我们时常会遇到的,太多太多,而这些就是我们平凡的岗位、平常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只有默默无闻,只有无私奉献,只有十余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服务群众。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多一些真心、多一些爱心、多一些耐心,群众就会多一份关怀、多一份温暖、多一份享受。”


  推进“最多跑一次”的服务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州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理所当然,西昌市的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速度,文化建设力度,百姓富裕密度都远远超过州内其它地区。


  然而,在一些边远落后的高山少数民族聚居区依然还有不少的贫困户。西昌市委、市政府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的少数民族村民长期以来不重视户口,不在乎小孩出生后及时上户的问题,或因其它各种原因,导致许多村民成为无户口、无居民身份证。


  这些问题,对西昌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精准扶贫带来极大的阻碍,也对这部分人享受农村低保、医保、扶贫资金等国家惠农和扶贫政策产生影响,还对个人出行、打工、办事、子女入学等带来诸多不便,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查、摸底、排查、办理这部分人的户口和居民身份证。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沉甸甸地落在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肩上。


  面对棘手的问题和艰巨的任务,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没有退缩,勇敢地投入到户政工作中去,深入基层第一线开展“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群众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潘雄荣组织和带领公安窗口的同事、当地派出所民警、乡村干部及司法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入户核查行动。


  由于部分高山彝族村民居住太过分散,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将办理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的业务工作从公安窗口前移至各乡镇和村委会。为了不让办事群众多次来回跑,从取调查材料、取血样、填表格到审核都在基层现场一气呵成。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在半年的时间里,日夜操劳、风雨兼程,跑遍了西昌市所有乡镇和村社,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休息。


  通过紧张有序的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潘雄荣和她的同事们彻底摸清、解决了全市户口问题,给一万余名无户口和无居民身份证的村民解决了落户问题,真真切切地为老百姓办了实事,为西昌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夯实了基础,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


  长期带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潘雄荣十分热爱警察这项职业,在她的眼里,警察职责大于天,胜于地。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常常是舍小家、顾大家,节假日、业余时间加班加点是她习以为常的事,当别人与家人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她就独自一人静静地在办公室里办理一周来来不及完成的工作。潘雄荣还经常下乡,孩子全部丢给丈夫,可是丈夫也有他的工作。于是,两个孩子大的带小的,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上学……邻居见到潘雄荣都开玩笑说:“要不是了解你的工作性质,真以为你是娃娃的晚娘嘞!”


  “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正所谓:“率义之为勇”,勇者无畏。潘雄荣是个女人。警察也是血肉之躯。长期连续的超强度工作,看似健康的潘雄荣累到在工作岗位上。


  2011年8月,潘雄荣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并伴右侧淋巴结转移,同年9月在成都华西医院接受了手术及放疗治疗。躺在病床上的潘雄荣还惦记着自己喜爱的警察工作,舍不得亲人和同事,放不下群众的利益,病情有所好转后,潘雄荣经常打电话给同事,询问同事的健康,了解单位的工作。同事们也遇到工作上的棘手事情,疑难问题的时候就经常在电话里向她请示和请教,她住院的那段日子里,事情最多的就是打电话、接电话,有时惹得同病房里的病友不高兴。


  潘雄荣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不仅挺过来了,而且出院后就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回到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她给同事们说:“我要把我生病期间欠下的工作补回来。”多少年来,潘雄荣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在公安窗口第一线,一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停的忙碌着、忙碌着……生病至今九年多的时间里,她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耽误过一天的工作。


  可是,潘雄荣生了病、得了癌症、做了手术之后,身体的免疫力大大下降,再加上窗口服务工作接触的人员很多,难免对她的健康有一些影响,经常出现感冒、咳嗽、冒汗等身体不适,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半夜三更醒来,全身都是汗,汗水把枕头、铺盖都全部打湿了,她只好起来把枕巾、铺盖换了又睡,睡了又换。这些,只有她的家人最清楚,每当她发病时,八十高龄的母亲最心疼。“雄荣,你身体不好,干脆病休,在家好好休息、养病算了。”她的母亲劝她说。“妈妈,不怕得,你不要担心,我的身体现在还没有大问题,还撑得起,单位的好多事情还需要我去做,群众的好多困难还需要我去帮,现在我还不能病休,等我退休了才好好养病……”她对母亲说。母亲听了女儿这番话后,默默不语,摇摇头就走了。


  “我时刻把我最好的一面满满地表现在同事和群众面前。”采访中,潘雄荣对我们说。身体的不适,她从来没有在同事和群众面前说过、表现过,无论是在单位上班,还是到群众家里,她时刻表现出一幅精神抖擞,健康快乐的气质和形象。然而,她的挎包里从来没有缺过感冒药、癌症药。同事们都给她开玩笑说:“潘姐,你的病是不是医生给你误诊了,根本看不出你是一个癌症病人。”是啊!在众人面前,是看不出她是一个癌症病人。


  潘雄荣,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彝家女,就是这样一位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人民警察。


  潘雄荣,就是这样一位绽放在大凉山上最美的警花。


编辑:唐玉饶

凉山长安网简介 | 版权说明 | 投稿须知 | 联系电话:(0834)2191812 |

蜀ICP备18019398号 中共凉山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正义路1号 邮编:615000

蜀ICP备18019398号-1 凉山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