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理市人民检察院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探索构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三位一体”监督融合机制,通过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推动法律监督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公开听证,让监督力量深度融入。会理市人民检察院始终秉持“应听尽听、能听尽听”的工作原则,在案件办理全流程广泛引入监督力量,将公开听证作为主动接受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上半年,针对四起拟作相对不起诉案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组成听证团,全程参与案件事实认定、证据审查、法律适用讨论等环节。通过案件承办人详细阐述案情、当事人充分陈述意见、听证员独立评议表决,让监督力量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截至目前,会理检察院已累计开展公开听证9场次,邀请“三类人员”参与听证30余人次,听证后采纳监督意见4条,有效保障了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实地感受,实现多元监督链接。在多年的实践中,会理检察院不断尝试打破传统监督模式壁垒,开展形式多样的实地体验活动,让监督力量全方位、多维度链接检察工作。如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走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案件管理大厅、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等场所,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演示、互动交流等方式,直观感受检察办案流程与服务群众举措;针对公益诉讼等重点工作领域,邀请其参与生态环境整治、食品安全检查等专项行动,以沉浸式体验增强监督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座谈交流,让监督“精准发力”。定期召开代表、委员座谈会,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围绕检察重点工作、队伍建设、法律监督质效等主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建立“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反馈”闭环机制。在当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政协委员也提交了“强化校园周边食品卫生监督,守护学生饮食健康”的提案。公益诉讼部门迅速行动,联合市场监管、卫生防疫等部门,对辖区内多所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场所开展实地调查。对部分店铺存在食品过期、“三无”食品销售以及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回复整改情况。
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监督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检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下一步工作中,会理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监督融合机制,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以更优质检察履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会理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