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昌市的乡村与社区,有一群藏蓝身影常年穿梭其间,他们有的是深耕村庄五年的“新村民”,有的是坚守岗位三十载的“老辅警”,却共同拥有一个温暖而坚定的名字——“一村一辅警”。
从“陌生人”到“自家人”辅警扎根基层服务民生
在琅环镇琅环村,辅警方龙已驻村五年。初来之时,村民对“村警”充满陌生与疑虑,他选择用脚步叩响每家每户的门,用真情换来信任。讲政策、送证件、调纠纷……他逐渐成为村民口中的“自家人”。五年来,方龙与同事们共接警315起,成功调解纠纷300起,调解率达96%,服务群众750余人次,切实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落在实处。
方龙总结出他的调解“三宝”:“多听,让双方把话说完;多跑,实地查看才明真相;公平,既讲法也说理,更重乡情。”琅环村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方式悄然勾勒出满村和谐的温情图景。
“走动式警务”凝聚群防群治合力老辅警三十年初心不变
在马道派出所辖区,从警三十年的海来克布坚持每日行走在一线。他与网格员、物业、民兵等力量协同作战,推行“走动式警务”,在巡逻中宣传,在走访中感知,致力于将矛盾化解于初期。
通过警情通报会、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他和同事们持续普及安全知识,发动居民参与治安巡逻和看楼护院,推动群众成为平安建设的“参与者”。马道辖区面积6.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1900人,年均处理警情约150起,高效调解与主动服务已成为这里的工作常态。
机制落地见实效警务下沉为乡村振兴注入平安力量
“一村一辅警”机制实施以来,西昌市公安局持续推动警务力量下沉、服务端口前移,全市驻村(社区)辅警立足基层、联动群众,不断夯实平安根基。他们不仅是治安员、调解员,更是政策宣传员、群众服务员,在落实便民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礼州派出所琅环村驻村辅警方龙说:“我的目标很简单,让村里少一些红脸,多一些笑脸。”马道派出所海来克布也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来,西昌市公安局将进一步优化“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构建和谐平安社区、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坚实的警务力量。
来源:西昌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