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性保护的有关情况,发布11件典型案例,涵盖抗日英烈姓名信息保护、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抗战遗址、遗迹保护等多个领域。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介绍,本批案例旨在结合检察公益诉讼办案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完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性保护,以法治力量守护红色血脉,把对历史的敬畏、对英烈的尊崇转化为高质量检察履职的强大动力,推动全社会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记者注意到,11件典型案例中既有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战的重要遗址遗迹,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全民参与抗战、国际援华抗日等遗址遗迹,如江苏省宝应县检察院督促保护利用新四军苏中抗战文物,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检察院督促保护国民党军队衡阳抗战绝壁遗址,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见证反法西斯同盟军守望相助精神的东极岛“小孩洞”等。
针对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的问题,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突出“诉”的刚性,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共同做好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陕西省绥德县检察院针对红军东征指挥所旧址保护管理不善、面临灭失风险等公益损害问题,通过起诉督促行政机关开展实质性修复;山东省莒南县检察院通过“诉”的方式明确修缮文物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督促相关单位全面落实保护措施、积极进行抢救性保护。
为凝聚多方合力,推动问题系统治理,检察机关对接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充分利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开展军地协作,拓宽线索来源。针对办案中遇到的群众朴素情感与保护方式之间的冲突,文化弘扬传承不足、职能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检察机关秉持法理情统一的理念,既兼顾历史传承与民生发展,也着眼问题解决与长效保护,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落实最高检党组相关部署要求,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为契机,以正在开展的‘英雄烈士和红色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基层行’活动为抓手,切实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通过高质效办案依法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徐向春说。
据法治日报 赵颖 胡建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