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调解 >
盐源:长达7年纠纷圆满化解
www.liangshanpeace.gov.cn 】 【 2025-04-10 12:50:12 】 【 来源:凉山长安网

  3月31日,盐源县法院平川法庭举行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41名驾驶员现场领取17余万元被拖欠的运费补贴。这不仅使得僵持近7年的运输合同纠纷成功化解,更标志着凉山法院人民法庭参与执行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1.jpg

  人间烟火气 最浓是法庭


  上午11时,法庭内人头攒动,很多当事人几天前就收到承办法官的电话:“蒋叔,您儿子的运费补贴有好几千呢!字一签钱就到位!”“刘婶,您女婿的不多,就一百多块钱,但也可以买好几袋米呢”“7年了,本来不报希望的钱,感谢法庭帮我们金河车队全部执行回来了。”驾驶员代表将一面锦旗送至承办法官手中,激动地说道。随着最后一份领款凭证签署完成,单笔最高执行款6800元,最低121元,均实现全额发放。这场执行活动源于2024年8月立案的运输合同纠纷系列案,某村委会与受托人陈某某、蒋某某因合理开支、管理费、委托报酬等,无法就运费补贴款归还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导致2018年9月已到账的运费补贴迟迟未能分发到41名驾驶员手中。该系列案不仅存在多重法律关系交织,更面临群体性涉诉、涉执信访风险。“既要解开‘法律结’,更要化解‘群众怨’”,承办法官道出了办案关键。


  “法庭+执行” 担当看法庭


  为全链条打通执行难堵点,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末病”,2024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并施行《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的工作指引》,为人民法庭参与执行机制提供有力指引。2025年3月31日,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开展人民法庭参与执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会理市法院、盐源县法院所辖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庭参与执行”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法庭+执行”工作新模式。该模式充分结合人民法庭对辖区“人熟、地熟、物熟”特点,注重发挥基层组织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和查人找物优势,最大限度推动案件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执行,减轻群众诉累,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


  立审执“一体化” 亮剑有法庭


  在蒋某某等41名驾驶员诉某村村委会合同纠纷系列案中,平川法庭通过立审执三阶段协同发力,彰显机制优势。立案阶段精准识别风险,实现“诉的有效分离”,针对案件涉众性、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主动分离委托合同关系,通过“一案双诉”模式简化诉讼程序,从源头降低群体性矛盾风险。审理阶段前置执行思维,引导财产保全。审理中同步筛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引导当事人申请诉讼财产保全冻结受托人的银行存款,为后续执行扫清障碍,调解成功率提升至100%。执行阶段强化部门协同,法庭联合执行局建立“1+N”协作机制,统筹完成案款划拨、保全解除及集中发放,加快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


  下一步,凉山法院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优势,持续探索推进人民法庭参与执行工作,有效激发人民法庭工作潜力,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将更多的案件执结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家门口”的定分止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盐源法院


编辑:唐玉饶
中共凉山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