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远桥社区网格员李薇、徐建刚在“一日双巡”途中接到居民王哥(化名)反映:其承包地因上游居民的水沟堵塞问题,导致自己的承包地长期被水浸泡,无法耕种,多次协商未果。网格员运用“54321”工作法,联合辖区民警,及时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全程彰显基层治理精细化、响应快速化、服务闭环化的新成效。
快速响应精准研判
接到诉求后,网格员严格落实“5分钟登记”要求,迅速研判问题性质及紧急程度,同步联动辖区民警组成处置小组。10分钟后,大家共同到达现场,经实地勘查锁定矛盾根源:上游水沟淤积冲垮堤坝,长期未修复,导致下游农田受损。通过“网格+警格”协同机制,实现问题发现、上报、响应全流程无缝衔接。
高效调解闭环处置
处置小组严格遵循“3小时解决”标准,组织双方至派出所办公室开展“面对面调解”。网格员充分发挥熟人熟地优势,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理性陈述诉求;民警全程维护秩序,保障调解程序规范。经2小时协商,双方达成协议:上游居民完成水沟清淤加固,下游居民承诺不再因此事引发纠纷。调解后,网格员持续跟踪回访,确保整改落实,形成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
机制赋能长效治理
此次纠纷的高效化解,是宁远桥社区网格深化“54321”工作法的典型案例:时限管控:登记上报(5分钟)、到达现场摸清情况(40分钟)、解决简单问题(3小时)及联动职能部门制定复杂问题解决方案(2天内);闭环管理:回访跟踪确保协议履行(1周内),全程严格对标时效要求;联动协作:通过“网格+警格”资源整合,破解单一部门处置瓶颈。
此次实践彰显“54321”工作法在基层治理中的实用性——既以数字逻辑厘清工作路径,又以人文关怀柔性化解矛盾,为“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提供可复制的操作范式。
来源:西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