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检察天地 >
会理:“三维模式”促和解,首季开局有成效
www.liangshanpeace.gov.cn 】 【 2025-04-10 12:51:49 】 【 来源:凉山长安网

  民事检察执行和解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以柔性司法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符合新时代“溯源治理”的司法政策导向。一直以来,会理市人民检察院依托“三维”工作模式积极推动民事检察执行和解。今年一季度,会理市人民检察院携手会理市人民法院以公积金扣划为突破口,促成王某某与张某、包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两案达成执行和解,为全年民事检察执行和解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1.png

  “监督+和解”


  会理市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监督纠错+和解引导”的工作导向。一方面,坚持在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工作过程中评估案件和解可能性;另一方面,将开展民事检察执行和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监督线索。尤其针对批量类案,会理市人民检察院穿透式审查是否存在“套路贷”、“虚假诉讼”、“职业放贷人”等案件情形。


  “联动+和解”


  去年8月,会理市人民检察院与会理市人民法院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联合印发了《关于共同推进执行和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围绕矛盾共治,明确了检察机关与法院应当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机制保障有利于高质效运用司法资源,创新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民事检察在执行和解中的职能优势。


  “类案+和解”


  长期以来,会理市人民检察院注重针对同一案由、相似事实、同类主体的批量案件,通过提炼共通性争议焦点制定类案和解方案。如涉民工工资类执行案件,针对其“涉企、涉民生、群体性”等案件特点,通过“法律释明+和解引导+分期履行”组合拳,促进类案当事人达成和解,既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又帮助市场主体纾困重生。针对亲友借贷类执行案件,则采取“法律释明+情感修复+实质解纷”和解方案,探索“情、理、法”融合的和解路径,破解“得了执行、输了感情”的的困境。


  检察和解不是简单的息诉罢访,而是通过法律监督职能的创造性行使,让纸面权益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现实获得感。近三年,会理市人民检察院已促成民事检察执行和解案件共28件,上述案件案款均已执行完毕。下一步,会理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推进“三维”工作模式,并进一步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创新出“科技+和解”四维工作模式,着力在刚性的法律框架内,用柔性的智慧实现多方共赢,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


  来源:会理检察院


编辑:唐玉饶
中共凉山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