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
四川法院因“罪”制宜,“三端”共治 轻罪类型化治理高效赋能诉源治理
www.liangshanpeace.gov.cn 】 【 2024-04-17 12:02:04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1.jpg

  成都市青羊区法院在青羊区公检法集中办案区开庭审理多起认罪认罚刑事案件成都市青羊区法院供图


  胡佳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夏菲妮徐婷婷


  近年来,我国犯罪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轻罪案件(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数量大幅上升,成为犯罪治理的主要对象。


  四川作为全国十余个百万案件大省之一,却成功实现了轻罪案件数量的逐年下降。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轻罪案件23.8万件32.8万人,占刑事案件总量的85%,总体态势平稳,年均减幅2.4%;轻罪(一审)上诉率逐年下降,从9.1%降至6.3%,服判息诉效果提升。


  这一“逆袭”背后,四川法院有何秘诀?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前端——精准破题


  多举措“治未病”,防轻罪于“未然”


  她本在成都某中专院校的食堂工作,后被学校解除劳动关系,原因是被发现曾犯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该学校之所以有此发现,得益于成都中院建立的“豌豆荚·成渝两地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


  为进一步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预防,成都中院建立数据库,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特殊职业群体是否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犯罪等违法犯罪记录实行入职查询和定期查询,预防其利用职业便利实施涉未成年人犯罪。


  类似的源头治理并不少见。例如在醉驾源头治理中,我省法院实施“三环协同”推进类案综合治理。


  何谓“三环”?省高院常务副院长秦海说,“三环”即诉前环节主动融入社会治理,诉讼环节全面开展警示教育,在诉后环节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以实现对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全过程溯源、全链条治理。尤其在诉前环节,我省法院多措并举,通过借助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联合辖区综治部门组织辖区内的餐饮、娱乐等行业和涉酒场所,开展酒驾、醉驾共治工作;设置预告警示程序,对因饮酒被行政处罚的行为人发出《醉驾危害预告书》,向其居住地社区进行通报等方法强化醉驾诉源治理。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的轻罪案件主要集中在危险驾驶、盗窃、电诈类犯罪;其中,危险驾驶罪占23.2%,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占危险驾驶罪的93%。


  “‘醉驾’入刑以来,全省醉驾案件持续攀升,长期在‘高位’运行,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省整体诉源治理效果的提升。”省高院副院长袁彩君说,伴随“三环协同”的推进,2020年,全省危险驾驶罪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2022年再减少822件,醉驾案件源头治理成效明显。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预防性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我省法院通过总结多发轻罪案件的规律和特点,构建轻罪治理体系,推进案件诉源治理。


  中端——高效解题


  类型化“治已病”,审轻罪于“已然”


  2023年1月17日,成都市青羊区法院宣判了一起盗窃罪案件,被告人段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值得注意的是,仅在前一天,成都市青羊区检察院才就该案向法院提起公诉。


  该案的高效办理,是我省法院实施“繁简分流”诉讼制度改革的成果之一。据成都市青羊区法院副院长赵敏介绍,该案中,李某某发现索尼牌相机镜头遗失(经鉴定,价值4650元),遂报警。案发两天后,民警挡获犯罪嫌疑人段某某,追回赃物并发还李某某。“该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向被告人进行权利告知后,在征得被告人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以‘简案优质办’的方式审理了该案。”赵敏说。


  据成都中院专委万兴隆介绍,针对轻微刑事案件长期以来面临的诉讼周期长、诉讼效率低下等问题,成都中院在坚持落实法院会同“公检司”三部门制定的《成都市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细化轻刑案件的类型,建立健全专门办案、快速办案、信息化办案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集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为一体的全流程快速办理机制。


  省高院2023年度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全省各级法院从严从快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帮信”、洗钱等犯罪,审理案件6479件1.47万人。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繁简分流”诉讼制度改革正是我省法院加速推进轻罪审判的“解题”办法。


  以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例,针对动辄上百人的涉电诈案件,我省法院构建了类型化分案机制,对分案指标予以明确,归纳25类证据收集与审查判断标准,还成立了专门的繁案、简案审理团队,进一步加速案件流转周期。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成的大量上下游关联犯罪,包括“帮信罪”“掩隐罪”等高发罪名等,省高院于2023年10月制定出台了办案工作指南和工作机制,明确了办案规则和流程指引。2023年,我省法院一审审结“帮信罪”案件平均用时24.8天,同比降低22个百分点,远低于普通刑事案件一审时间。


  与此同时,省高院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实施方案》,构建被告人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的分流机制和“简案快办、难案精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轻罪审判质效,发挥机制在轻微刑事案件的审前分流功能。


  末端——系统答题


  献良策“防再病”,化轻罪于“毕然”


  除了前端防范和中端高效审理轻罪案件,四川法院还在案件宣判后及时制发司法建议,防止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推进轻罪案件的诉源治理。


  近年来,“保交楼”政策备受社会关注,该政策对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人民法院在审判中发现,由于相关账户、房地产项目缺乏标识等原因,不当保全仍时有发生,还存在巨额资金、巨量资产被不当执行的风险,影响“保交楼”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进一步织密“保交楼”制度保障网,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省高院向“保交楼”工作牵头单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建立健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识别机制、“保交楼”专项借款账户的识别机制及“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的识别机制。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收到司法建议后,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联合出台文件,逐项提出改进举措。此后,不当保全执行纠纷增量迅速锐减,尤其是协调难度大、成本高的异地法院不当保全执行四川“保交楼”资金资产事件几无发生。


  谈及该份司法建议的积极影响,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鲁篱认为,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对我省房地产市场“保交楼”工作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司法保障价值。


  不止于完善“保交楼”资金资产识别机制,我省法院在2023年共发出3579件司法建议,涉及事关民生的多个行业领域,包括规范房地产和建设工程、规制网络刷单行为、规范和完善铁路交通领域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等。


  据省高院刑三庭负责人任平介绍,我省法院注重探寻轻罪案件案发原因所暴露出的社会漏洞,即在办理轻罪案件的过程中,对发现的行业主体、管理部门的监管疏漏,通过在宣判后及时制发司法建议,促进从源头上防范轻罪案件的发生。“司法建议是我省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防再病’的有效‘武器’,是对于轻罪‘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系统思维的切入点。”任平说。


  好的建议离不开扎实的调研。以醉驾案件为例,为了统一类案标准,助力醉驾司法治理,省高院全面调研了过去5年的醉驾审判工作,并形成《关于进一步完善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刑罚适用标准和行刑衔接机制的调研报告》。同时,全省三级法院会定期召开公检法量刑规范化研讨会,共同学习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探讨危险驾驶犯罪案件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落实,减少认识偏差。


编辑:唐玉饶
中共凉山州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